top of page
搜尋

荀 子——被埋没的大儒

作者: 曾国峰


先秦儒家,一般都是孔孟并举。但是儒家还有一位也很重要,那就是荀子。荀子名况,被尊称为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他宣扬儒学和传授六经,著有《荀子》一书。但也因为批评子思孟子等其他儒家学者,自宋以来受到大量儒生批评,被视为孔门异端,甚至被划到法家学派。

但这依然无法动摇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中的地位,他是先秦时代最后一位杰出的儒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著有《孟子、荀卿列传》,将二人视为孔子以来之两大儒者,不分高下。可见就连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大家都对孟子和荀子也无法取舍。

在汉代,荀子被尊奉为儒家典范,地位略低于孟子,但仍有并驾齐驱之势。除此之外荀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秦始皇最欣赏的两位法家代表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嫡传弟子。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继承的也是荀子的学说。秦朝灭亡后就没有那个皇帝敢公开声称是以法家立国,但无一例外的都采用了外儒内法的手段。可以说荀子的这些学生和传人,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基本格局。

既然荀子影响这么大,为什么在儒学系统里,一般人总是讲孔孟,很少有人提到荀子呢?因为荀子的儒学已经不纯粹了,他是驳杂的儒家。大家都知道儒家有荀子这一号人物,也知道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性恶论”,还知道李斯和韩非都是他的学生,但除此之外,对他就没有更多的了解了。

提起儒家,最早是说“周孔之道”,后来改称“孔孟之道”,总之都没荀子什么事。这倒不是因为荀子的水平低,而是因为他的观点既不纯粹,又伤感情。

所谓不纯粹,是说他不像孔子、孟子那样属于标准意义上的儒家。所谓伤感情,是说“人性本恶”的论调谁都不爱听。后代儒学大家程颐更是认为圣人之道失传于荀子,“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朱熹几乎全面否认荀子是儒家,指责“荀卿全是申(不害)、韩(非)”。

清朝修《四库全书》时,虽然官方也曾正式为《荀子》一书正名,以证明它完全算得上儒家体系里的经典著作。但照旧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原因很简单:科举不考。知识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决定的。能帮人升官发财的和收效立竿见影的总会成为热门读物。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样的畅销书毕竟是少数,所以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书就算一直都有流传也没多少人看,《荀子》就是其中之一。

荀子从年少时就在稷下学宫学习,直到天命之年才被聘为学宫祭酒。齐国的国君相信,只要能网罗天下英才就能成就霸业。所以创办了稷下学宫。接纳各路名家自由发挥。在其全盛时期,先秦几乎所有重要的学派,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等都在这里汇聚一堂。

打个比方,此时的荀子很像民国初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就是当时荀子的治学态度,当然各种思想也反过来影响了他。所以,荀子虽然是儒家的门徒,但他的思想其实已经包罗万象,融合了先秦各家思想所长。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和孟子的思想一样,荀子思想的主体也继承了孔子的儒家传统。但区别是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荀子继承的是孔子的礼,他们对人性的理解正好相反。

《论语》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就是用道德去引导百姓,以礼制去约束他们。孟子和荀子各自发挥了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不同侧面。孟子推崇的是德治,着重治心;荀子强调的是礼治,着眼治身。如果孟子与荀子合二为一的话正好就能体现了儒家治心与治身并重,内心与身体都在道德伦理的规范之中。而实际情况是孟子喜欢循循善诱,让人能自觉成为一个守德的君子;荀子则立下一套规矩,让人知道应该如何按规矩去行事,最终也能成为君子。

宋代的《三字经》起首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源自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中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不是说天下的人都是坏人,而是说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而善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伪”在这里不是虚伪,而是人为的意思。荀子以其老辣的目光,看到了人性中的幽暗。人和动物一样,贪图私利,有各种本能的欲望。于是荀子把希望寄托在礼上。

孟子通过仁来实现礼,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社会政治秩序;荀子则反过来认为道德必须依靠社会政治秩序的约束才会有效,必须先有礼,才能有仁。在看清了人生来有的七情六欲之后,也看到了人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就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提升。所以个人欲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受到制约。

礼的作用

荀子强调的礼,源自于儒家的礼。就算在现代社会,也是有价值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除了用法律规范之外,还要靠文明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礼。

作为文明社会规则的礼,有三个不同的含义:第一是社会礼仪,第二是行为准则,第三是君子气质。

社会礼仪。儒家认为,礼仪不只是形式,它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祭祀,表达的是一种共同的情感。一个群体,甚至国家,如果要有凝聚力,最要紧的是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情感一定需要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来表达。为什么后代要祭祀祖宗?就是要通过礼仪强调集体的认同。你我之间不是仅仅只有利益,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文化。让大家成为有共同情感的“我们”。

行为准则。规矩总是束缚人的,但却会让你表现适度,既有一定的自由,又不至于过分。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大意是说,恭顺、谨慎、勇敢虽然都是美德,假如没有礼的规范,都会变味,成为缺点。恭顺而不知礼,就只是白白劳累;谨慎而不知礼,那只是懦弱;勇敢而不知礼,就变成了鲁莽。所以,美德与缺点,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好的美德,都是有尺度的,不走极端,讲究分寸感。这个尺度和分寸,就是儒家的礼,是一套行为准则。

君子气质,就是彬彬有礼。只有熟悉了文化的礼仪、行为规则,并烂熟于胸。才会在举手投足、言语谈吐之间,自然流露出一种有教养的仪态。在中国是君子气质,在外国称为绅士风度。





性善论、性恶论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终其一生也无法证明人性是善的,但为啥“性善论”成为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原因就在于孟子强调的不是人性善或不善的事实,而是强调一种价值观。因为只有认定人性是善的,才能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孟子曾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这句话太尖锐,如果一定要说人性是不善的,如果向善的价值观摧毁了,国家的统治秩序坏了;如果社会没有了一个公认的道德标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将会何去何从。以后面对由此而引起的道德上的后患,又该怎么办呢?这才是孟子所担心的,例如前些年南京的“彭宇案”就是一次对人性的拷问。

从荀子的角度来看,如果人性本善,社会就不需要圣人,也不需要礼义,只要每个人都顺着天性发展,社会自然就很美好。但现实显然不是这样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谁都在抢地盘,抢人口,抢财货,即便在不抢的时候,大家也都惦记着抢。可见在欲望面前光靠善还是力不从心,光靠仁义也约束不住人性。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把“善”定义为“伪”就显得特别刺眼。但是只要抛开感情因素,耐心把荀子的论述看完,并结合当今的现实就会发现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例如今天的社会,如果某人年纪还小,做事不计后果,大家就会给他贴上“熊孩子”的标签。如果他已经长大成人,就会处处受人嫌弃。今天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让我们既惹不起又躲不起。但我们只能说这些人从小缺乏家教。正因为教养的缺失,才使他们活得更本真,更像动物,不像我们那么虚伪。

“伪”字在今天来看是指虚假和欺诈,但身处战国时期荀子的解释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也就是说“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文明礼貌,这就是后天习得的,这就是“伪”。 在荀子看来,所谓善,就是指符合礼义,符合社会规范,相反就是恶。人的天性明明就不是符合礼义和社会规范的,如果符合的话,那圣人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就是会受欲望的驱使,你争我抢。圣人为了改变这种恶劣的局面,这才树立君主的权威来统治人们,彰明礼义来教化人们,设置刑罚来制止为非作歹,使天下成为善的局面。如果没有圣人的这些良苦用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是众暴寡、强凌弱的样子。

所以人都是擅长作“伪”,也擅长扭转天性。只要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断通过后天的努力就能变恶为善,就能在善恶间自由切换。换言之每个人的天性其实没区别。但每个人所经历的后天教养不一样才会表现出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当然社会才能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要理解荀子必须要回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刚刚有了城邦的概念,还没有国家的共识。人民也才刚刚开化。性善与性恶的争论都是对本性的探讨。是善是恶其本质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受后天的环境影响。孟子与荀子都主张要教化人民,每个人都必须要有后天向善的努力才能压制住恶的本性。要教人以仁义,教化向善。所以,人的本性是恶是善并没有本质区别。

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岁月留痕 – 关于李克农将军的点滴回忆

编者注:这篇短文记录了一位九旬老人回忆李克农将军早年在芜湖的点滴。芜湖是李将军的故乡,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奋斗。而文章中的细节,如吉和街的生活景象、长街的建筑风格、以及李将军与胡伯伯的交往,则勾勒出了一幅遥远的历史画卷。岁月流逝,芜湖的发展已带来了诸多变迁,但我们仍能通过这样的文字来回顾过去,缅怀历史,点检岁月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痕迹。(以下图略) 芜湖有一条马路叫“吉和街”,吉和街不仅具有百年历史,

知局限,知进退,知光明

原创 莫少儒 认知演化论 2024-02-23 18:47 广东 1/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孑然走进昆明湖深处,遗书只有十六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这是一次从容的陨落,以平静而又悲壮的方式,一位美学大师走向精神之圆满。迄今为止,我坚持认为王国维先生之美学造诣当属中国第一,且完全看不见第二名。 这不是王国维第一次自杀。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驱逐溥仪出清宫。王国维

冯骥才:掩盖历史错误,跟有病不治是一个道理!

本文源自腾讯网,原发《北京青年报》,采访者:朱玲。本文原标题《历史更需要反思,但我们做得不够》。受访者: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本文转自公号新哲学之路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北青报:去年,您的《一百人的十年》再版,这本书写了没经过文革“十年”的人对那段历史的态度。这些年轻人,在对历史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