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老子---中国哲学的奠基人

作者:曾国峰

在距今大约250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仅在春秋的二百多年里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各诸侯国君主的王位是怎样得到的且不说,光是大夫、家臣间的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就史不绝书。可就是在这社会动荡、世风日下的时期,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中,中国却孕育出一大批极具分量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们不仅开宗立派而且还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在漫长的历史上,一批以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为首的思想巨人,依次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作用。就是这一批伟大的精神导师,引领着中国文化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他们不仅伟大而且高贵,而老子就是这批先贤中身份最高的那位。






老 子

说起老子简介如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又被评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但存世著作仅有《老子》一部,又称《道德经》。

老子作为先秦时代顶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唯一著作就是这部《老子》。虽然全书仅有区区五千言,却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道家。南朝时,梁代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老子》一书有四个字的评价:“五千精妙”。刘勰的评价很到位,虽然《老子》只有五千言,但非常精、非常妙,大道至简就是如此吧!

《老子》的成书极其偶然。相传有一天,年迈的老子骑着一头青牛要过函谷关西去。至于要去向何方?要去做什么?都无人知晓。当老子来到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员叫关尹喜。他从小就好观天文,读古籍,学养深厚。在这之前的一个夜晚,他曾独立城头,仰望星空。见到东方紫云聚集,滚滚向西而来。不禁喃喃地念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此时城楼上的关尹喜远远的看到一位骑青牛的老翁,他须发皆白、素袍加身,简朴洁净,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仿若神仙一般。关尹喜大喜!感慨道:“吾生有幸,得见贵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来给老子见礼。

慈眉善目的老子一手抚须,一手搀起关尹喜。故意的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老翁,老夫实不敢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喜将日前夜观天象见到的紫气东来之事告诉了老子。老子听罢,哈哈大笑,之后二人并肩入城。他引老子至官舍,焚香行弟子大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世之大圣人,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求将圣智著为书。尹喜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后称《道经》;下篇起首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后称《德经》。上下两篇合称《老子》又或称《道德经》。

成书之后,老子道别关尹喜依旧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再出发。一路向西,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中,此后渺无音信。

《老 子》

年迈的老子走了,新著的《老子》留了下来。那么《老子》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无为而治”。“ 无为”,听起来是不屑于救世,但后面又跟了一个“治”字。“无为”只是手段,“治”才是目的。所以“无为而治”可以看作是一种另类的救世方案。但凡救世方案的提出,前提条件是世道已经乱了。这不禁要问:为什么世道乱成这样?问题又出在哪里?

在老子看来世道坏了,不是因为礼崩乐坏,而是人们已经忘记了“天道”。老子面无表情的告诉我们万物运行的法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由此类推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天地无情,把万物当成祭祀上用草扎的狗,用完就扔了。圣人对百姓也一样,并不是对谁就特别好,对谁就特别不好。原因就是“天道”在老子心中,是没有人格、没有好恶的。

再如《老子》里有一句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求知就是做加法,而对“道”的追求就是做减法。每天都要丢一点东西,直到丢光了,就算得到了。这让很多人都很费解,其实说白了《老子》这里的“道”是政治之“道”。上下文一起来看是这样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里的“为道”就是要“取天下”。

作为“取天下”的方法,“为道”就要不断的做减法,这也不做,那也不做,最后“以至于无为”。不仅不做事还要双手一摊,无所事事的这里走走,那里逛逛。最后发现所有的事都没耽误,只有这样才能取天下。

普通人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整天无所事事居然还能“取天下”。这么好的事怎么就没落到我头上呢?其实有疑问就对了,因为《老子》不是写给普通百姓看得,《老子》的读者是帝王,他们压根就是一群从来不用发愁如何赚钱吃饭的人。

如果帝王以极强的责任心,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去工作,并且不断出台一系列的强国政策。极大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秦始皇在位期间非常“有为”的干了很多事:

为防御北方匈奴修筑和连接已有的长城。

为了官方联络和兵力投放修筑秦直道。

为了享乐修建阿房宫。

修筑秦始皇陵。

统一货币、文字和计量衡。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为帝国统治进行的百越战争。

全国范围内推行严酷的法家刑法制度,等等。

秦始皇主持建设的这些土木工程,每项动辄都是发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民力,有些项目还是同时开工。而秦帝国的总人囗也就一千多万,从国家建设的角度看,这里面有不少项目确实是有大功于后世。但是过重地征发民力远超当时秦国的国力,结果就是让百姓妻离子散,苦不堪言,最终逼得大家四处造反。八百年后隋炀帝也在这方面重蹈覆辙。

汉初的统治者“检讨”了秦帝国的“有为”。总结经验,实施了以“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的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基本原则就是,秦朝干什么,汉朝就不干什么。而且从客观条件来看,汉初百业凋敝,人民困苦,也没有“有为”的资本。只有解甲归田,开荒耕种,发展生产,恢复秩序,才是汉初稳定统治的必由之路。也印证了“无为”才是真正的“有为”。

当然,《老子》对百姓的生活也是有指导意义的。“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体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每个人都生活在富足、祥和、喜乐、满足的世界里。享受当下没事别听那些坏人胡说八道就行。在老子理想中的社会模式是各个小社会都高度封闭,百姓觉得自己生活非常的富足,衣服非常的华美,工作非常的舒心,也就没有了和临近邦国交往的需要。

以上两个事例都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体现:

针对帝王而言。“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认识到事物本来的规律,耐心等待客观条件自然产生。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小动作撬起大格局。这样看来老子还挺有企图心的。在他眼里,“无为”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有为”。

针对百姓而言。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说不要圣人、贤人、能人来拯救世界。他认为世道不太平,纷争不断,就是因为牛人太多了,人人都有一套救世方案,而且还坚信只有自己那一套才能救天下。吵来吵去,打来打去,大家都要做出头之人,结果就是天下大乱。假如换一种思路,大家都不当救世主,不管人家的闲事,只为自己而活,守好本分,天下不就相安无事了嘛。

所以《老子》这本帝王之书,是以商周时期统治阶级治理天下的经验,再加上老子的智慧形成的哲学思想。是以从上而下的视角去理解当时的社会。他提倡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向自然学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世界都是变化的,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且不会变化的。

对于人欲,老子认为应摒弃过多的欲望,“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要填饱肚子、解决温饱,但不必追求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更不必为各种眼花缭乱的事物所诱惑,追求过一种恬淡的生活。所以老子并不是要人放弃人欲,而是反对过度追求奢靡的欲望。

对于君子的概念,道家很多的思想也被儒家所借鉴,比如道德经十五章和五十四章都是儒家君子概念的前身。所以说老子的思想为后世诸家思想提供了底层源代码也是实至名归。

每当读起《老子》这部书,都能在字里行间中看到这位素袍加身,简朴洁净,但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者,他骑着青牛向西而去。除了背影只有那长长的白发和银须在飘动,因为这里刮起了东风。

补充说明:十九世纪初,欧洲就开始了对《道德经》的研究,到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这本书的外文译本已有近1000多种,涉及30多种语言,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岁月留痕 – 关于李克农将军的点滴回忆

编者注:这篇短文记录了一位九旬老人回忆李克农将军早年在芜湖的点滴。芜湖是李将军的故乡,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奋斗。而文章中的细节,如吉和街的生活景象、长街的建筑风格、以及李将军与胡伯伯的交往,则勾勒出了一幅遥远的历史画卷。岁月流逝,芜湖的发展已带来了诸多变迁,但我们仍能通过这样的文字来回顾过去,缅怀历史,点检岁月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痕迹。(以下图略) 芜湖有一条马路叫“吉和街”,吉和街不仅具有百年历史,

知局限,知进退,知光明

原创 莫少儒 认知演化论 2024-02-23 18:47 广东 1/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孑然走进昆明湖深处,遗书只有十六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这是一次从容的陨落,以平静而又悲壮的方式,一位美学大师走向精神之圆满。迄今为止,我坚持认为王国维先生之美学造诣当属中国第一,且完全看不见第二名。 这不是王国维第一次自杀。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驱逐溥仪出清宫。王国维

冯骥才:掩盖历史错误,跟有病不治是一个道理!

本文源自腾讯网,原发《北京青年报》,采访者:朱玲。本文原标题《历史更需要反思,但我们做得不够》。受访者: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本文转自公号新哲学之路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北青报:去年,您的《一百人的十年》再版,这本书写了没经过文革“十年”的人对那段历史的态度。这些年轻人,在对历史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