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李肇星:送娘远行

娘去了,远去了,永远地去了…… 她来自家乡的土地,现在又回到那里去了。 最苦的是,已不能说再见,只能祈求娘在深深的地下继续护佑我,滋育我。 ——李肇星

2010年,李肇星在邹城孟庙景区身依古柏。 李肇星,男,汉族,1940年10月生,山东胶南人。大学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我国外交部 部长。李肇星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娘去了,远去了,永远地去了…… 在50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是幸福的;在50多岁上成为没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山重?海深?都无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 多少年来,经常浮现在我眼前的,是日寇入侵时娘拉着我在玉米地里逃难的情景。 是娘用村边池塘里的泥巴当颜料为八路军战士染军装的情景。 是娘不舍得的一个鸡蛋,而去换一两分钱让我带着去上学的情景…… 娘是6月18日清晨在胶南医院病逝的。 据说,娘弥留之际很平静。她不识字,没留下现代式的遗嘱。她最后的话只有3个字:“要回家。” 是的,该回家了。 她出生于1914年,80多年来她太累,付出的爱和辛勤太多了。 娘离去时,算来我正在加勒比岛国牙买加访问,也可能正在飞往巴西亚马逊州府玛瑙斯途中。 这些年,我走过不少地方,可最爱去的还是娘所居住的那方土地; 参加过不少宴会,可最爱吃的还是娘给熬的米汤; 听过不少豪言,可最爱听的还是娘那些家常话。 对经常外出的我来说,娘是伟大祖国最可爱的一部分,是我心头最敏感的一部分。 可现在娘要远行了。 送娘远行,千思万虑。至少有两件事我无法忘记,无法原谅自己。 大约我五六岁的时候,舅舅捉到一只画眉鸟,给我玩。我爱不释手。 可娘说:“鸟儿也会想家,放了吧!”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就把鸟儿从我手里拿走,放飞了。 我气急败坏,大哭大闹,还用手抓娘的背,逼她赔我鸟。 娘一向相当溺爱我,但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顺从。 我从未得到过另一只画眉鸟。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 1973年,在内罗毕举行的一次联合国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会议上,我猛然记起了这件事,意识到娘关心环保的一些朴素意识是那么可贵! 我后悔,我没能在娘生前向她承认这一点。 1960年,我国经历了严重饥荒。我在北大读书,也常饿得难受。 我不知道家里的娘和乡亲们比我更饿,而老想着家乡靠海,总可以弄点鱼虾充饥。 有一天,我给家里写信,要娘设法寄点咸鱼来。我很快收到了两条小鱼,泡水吃了,觉得好香。 后来才知道,远在家乡,娘和两个妹妹吃饭时为了几片菜叶、几勺菜汤而相互谦让。 这件事,我未曾有勇气向娘认错。 现在想说,晚了。 我爱祖国,爱自己的工作,注重平等待人……这都是娘生前身体力行教导过的,这也该是些能让娘宽心的话。 如今想说,也晚了。 娘已远行。 她来自家乡的土地,现在又回到那里去了。 最苦的是,已不能说再见,只能祈求娘在深深的地下继续护佑我,滋育我。(本文来源:摘自《李肇星散文集》,作者:李肇星) 母亲:就是你的活佛 很久以前,一个小伙子特别信佛,放弃了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远走他乡去求佛。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经过了千山万水,一直没有找到他心中真正的佛。 有一天,小伙子来到一座宏伟庄严的庙宇,庙里的方丈是个得道的高僧。小伙子虔诚地在大师面前一跪不起,苦苦哀求大师给他指点一条见佛的道路。 大师见小伙子如此痴迷,长叹了一口气,对他说:“你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当你在回去的路上走到深夜,你敲门投宿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给你开门时赤着脚,那个人就是你要寻找的佛。” 小伙子欣喜若狂,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他告别了大师,踏上了回家找佛的道路。 小伙子走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中间有许多次是半夜才看到路边有亮灯的人家。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敲门,却一次次失望地发现,那些给他开门的人没有一个是赤着脚的。越往家里走,小伙子越失望,眼看着就快要到自己的家了,那个赤脚的佛依然没有踪影。 当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终于走到自己家的门前时,他甚至沮丧得连门都没有劲儿去敲了。他觉得自己是个大傻瓜,世界上哪里有什么佛啊! 他又累又饿,无奈地敲响了家门。 “谁呀?”那是母亲苍老的声音。 他心头一酸:“妈,是我,我回来了。” 只听屋里一阵劈啪乱响,不一会儿,母亲衣衫不整地开了家门,哽咽着说:“儿啊,你可回来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他拉进屋里。 灯光下,憔悴的母亲流着泪,用无限爱怜的双手在他的脸上抚摸,泪光中分明是满足的笑容。小伙子一低头,蓦地看到母亲竟赤脚站在冰冷的地上! 他突然想起了高僧的话,“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的脚下,泪如泉涌:“母亲……”

这一刻,儿子顿时大彻大悟——亲情是佛,母爱是佛,父母是应敬的佛。 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我们能长大成人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爱护。在父母的眼里,儿女永远是小孩子。 羔羊尚知跪乳,乌鸦亦求反哺。一个人如果对赋予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作为人该有的良心,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试想一下,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 愿天下儿女都能以恭敬心、真诚心爱戴父母!不让老人家为做儿女的担心、操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来源:《李肇星散文集》及网络)

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岁月留痕 – 关于李克农将军的点滴回忆

编者注:这篇短文记录了一位九旬老人回忆李克农将军早年在芜湖的点滴。芜湖是李将军的故乡,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奋斗。而文章中的细节,如吉和街的生活景象、长街的建筑风格、以及李将军与胡伯伯的交往,则勾勒出了一幅遥远的历史画卷。岁月流逝,芜湖的发展已带来了诸多变迁,但我们仍能通过这样的文字来回顾过去,缅怀历史,点检岁月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的痕迹。(以下图略) 芜湖有一条马路叫“吉和街”,吉和街不仅具有百年历史,

知局限,知进退,知光明

原创 莫少儒 认知演化论 2024-02-23 18:47 广东 1/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孑然走进昆明湖深处,遗书只有十六字: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这是一次从容的陨落,以平静而又悲壮的方式,一位美学大师走向精神之圆满。迄今为止,我坚持认为王国维先生之美学造诣当属中国第一,且完全看不见第二名。 这不是王国维第一次自杀。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驱逐溥仪出清宫。王国维

冯骥才:掩盖历史错误,跟有病不治是一个道理!

本文源自腾讯网,原发《北京青年报》,采访者:朱玲。本文原标题《历史更需要反思,但我们做得不够》。受访者: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本文转自公号新哲学之路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北青报:去年,您的《一百人的十年》再版,这本书写了没经过文革“十年”的人对那段历史的态度。这些年轻人,在对历史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