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知名设计人 不知名设计人 2024-01-22 22:55 发表于上海
「乌合之众书籍」
1.当一群人具有同样的心理诉求、情感共鸣或者共享某种信念聚在一起就是乌合之众,他们即便在物理空间上没有聚集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共同的心理连接成为一个虚拟或概念上的群体。比如股民、周杰伦粉丝等。
2.个体融入群体时,往往会表现出与独处时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在群体中,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可能会减弱,导致整体智力水平似乎下降,表现为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力和决策质量降低。
3.换言之,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吗?人月神话也有提到这个概念:即增加人手并不代表项目进度会加快,反而可能由于沟通和协调成本的上升导致效率下降。
4.很多“胆大妄为”的事情,人们自己不过是想想而已,有时候可能连想都不敢去想。可是,当这些个体汇集成一个群体后,不但啥都敢想了,而且还啥都敢干了。这就是乌合之众的自信心爆棚。
5.个体融入群体后,往往会产生一种责任分散的心理效应,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责任扩散”。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群体行为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的、可被追责的行为。法不责众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6.强烈的情绪体验可以迅速将个体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群体。这是因为情绪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当一种情绪(如愤怒、恐惧、兴奋等)在人群中传播时,能够引发其他人的共鸣,从而强化整个群体的情感倾向。
7.群体不擅讲理,却善于行动。人们一旦聚集成群体之后,往往就很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一点就爆,稍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擦枪走火”。这也就解释了球迷闹事这一现象,目标是希望自己追捧的球队能获胜,但是球赛结束后因为双方球迷的对抗冲突,最后球迷群体很快进入到实际行动状态,开始群殴大打出手。
8.群体内部的情绪化反应、权威效应或一致性压力可能导致人们放弃个人独立思考,倾向于接受并赞同群体内普遍流传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未经严谨论证甚至经不起推敲。
9.短期领袖靠忽悠、煽动情绪,长期领袖靠品质与意志。
10.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实在不然,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这里是特依言的1000天学习记录,关注内心与当下 / D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