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

作者: 曾国峰

孔子家事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去世时,孔子才刚刚满三岁。由母亲颜徵在独自带着在乡间生活。年幼的孔子慢慢在这个小小的颜家庄里长大,因此他后来说:我小时候地位低贱,所以能干很多下贱人干的活——“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按理说父亲死了,母亲是农民,孔子一般情况下最多也就是农民了,但逆袭发生在孔子17岁那年。《礼记》上说孔子母亲去世时,他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但却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坟在哪里,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放到了一个叫“五父之衢路口。停丧的消息很快就辗转传到了孔家。而孔家也一直因为人丁不旺也就承认了这个的孩子是孔家后人,这样的结局皆大欢喜。

认祖归宗之后,孔子母亲正式和父亲叔梁纥合葬在一起。孔子也籍这场葬礼证明了自己、自己的母亲和孔家的关系。摇身一变身份从农民变成了贵族。

年轻时期的孔子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而且求知欲很强, “(子)入太庙,每事问。”太庙是鲁国国君的宗庙,里面每一样东西在孔子看来都是新鲜的,以前没见过,所以都想问个究竟。

通过刻苦学习,后来有了学问。孔子一边从政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一边开私塾招学生,早期学生有颜由、曾点、冉耕等等。后来时间长了有了名望,身边慢慢聚集了一大批心向往之的学生。直到五十五岁时孔子因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间在道德与政策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才愤然从“体制内”辞职。

辞职后的孔子开始了持续十四年周游列国的历程,这次游学有一批学生陪同,并将他沿途的讲话都记录了下来,直到孔子死后学生们为缅怀先师的教诲才编撰成书,书名——《论语》。

其实孔子当时讲得话,并不是为了著书立说的。他心目中的听众是各个诸侯国的统治者。但这些人其实一个都不想听,直到几百年后的汉朝才开始接受孔子的思想,并且使孔子学说的影响延续直到现代。当然孔子学说今天不仅让中国人听到了,也让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听到了。可见孔子这十四年的远行没有白走,苦没有白吃。

孔子在鲁国想施行自己的主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掌握了一部分的权力。但依旧无法突破鲁国顽固的传统政治势力,最终还是与贵族们决裂。无奈之下来到了齐国,齐国宰相晏婴哪里容得下孔子在自己地盘上指手画脚。只得又转道卫国,可是卫灵公带着老婆接见孔子,然后与南子共乘一车,让孔子尾随其后。孔子就认定卫灵公不是那个会来问政的人。无论是在鲁国、齐国还是卫国。一开始国君们出于礼节,都对孔子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但他们对孔子的学说并不认同,也没有要采纳实施的动力。因此每次孔子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

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孔子与弟子不小心陷入了战场,一连七天没吃没喝。他看了一眼大家,知道弟子们有怨气,就问大家:“我们不是犀牛,不是老虎,为什么总让我们在旷野中徘徊?”

子路说也许是我们的仁德和智慧不够,别人不相信我们。孔子当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指出古代那些仁德和智慧很高的人也不被信任,反而还有的被饿死。

子贡说也许是我们的理想太高了,咱们能不能将标准降低一些呢?孔子也不能同意,表示不能仅仅为了让别人能接受而降低了自己的志向。






只有颜回最懂老师的心,他说如果我们的学说不好,别人不接受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我们的学说很好,别人仍不接受那是别人的损失。这一次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欣然接受。

脱险后孔子与弟子依旧在各国讲学。直到六十八岁实在走不动了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这时孔子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已经故去。但这还没完,不久唯一的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一年后本要传承衣钵的弟子颜回也死了,接着最忠心的学生子路也死于乱刀之下,从此老夫子不能直视肉酱。面对接二连三的死讯,孔子是悲从心来,仰天大哭:“老天这是在要我的命呀!老天这是在要我的命呀!”

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孔子依然在整理《诗经》,编撰《春秋》。把大一统、正名分、尊君王、攘外夷这一些列的观念,写进了中国历史。直到公元前479年4月的一天,孔子实在太累了,放下笔,看着自己编撰的《春秋》欣慰的闭上眼睛缓缓睡去。夕阳的光辉映照在孔子身上,让人们还能感受到他的那种至善、优雅、宽厚的魅力。

思想的拓荒者

孔子是第一个在官学以外开办民间教育的人。在他之前只有国家才能办学,学生只招贵族子弟,是个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但孔子打破了这一惯例,在官学之外又重新创立了一套文化教育系统。几十年下来培养了很多人才,“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成才率2.4%。来求学的弟子也正如孔子倡导的那样“有教无类”,他们当中背景复杂,从事什么工作的都有,商人、农民、小手工业者、油漆工······。正是这一大批学生,经过他们共同的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儒家这个思想流派。

把教育做到这一步就足够让后人敬仰了。孔子不仅做到了,还重新构建出一套新的思想体系——“仁”。这是孔子对中国文明的最大贡献。

殷商时期古人是敬畏天的,大小事情都要祭天。到周武王祭天时,说商纣王暴虐无道,丧尽民心,所以现在天命弃商而降于周。武王顺势也就把商纣王消灭了。此时的周人对“天命”已有了新认识,天命是可以为有德者而改变的。因为人的善恶行为可以让天命改变,周朝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社会制度——周礼。

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败,诸侯们也越来越不守规矩。但天命并没有惩罚这些“行为败坏的诸侯”,慢慢的人们就有了疑惑,反正不守礼也不会受天命的制裁,也就没有再遵守周礼的外在动力,我们常听到的“礼崩乐坏”说的就是这一时期的现象。

有问题就要解决。孔子通过反思,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从“礼”中创造性的提出了“仁”。这个“仁”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为万世所垂法的根源。

孔子的学生仲弓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不愿意承受的行为,务必不要强加于别人。用今天的标准就是要有一条伦理道德底线,不要去做自己也觉得不对的,伤天害理的事。这和基督教中的“十戒”差不多。孔子用他的智慧,用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心中有仁,就不会对别人做这些不该做的事推广到普通民众的心中。

孔子是认同天命的,但在此之前对“天命”的解读都由巫师把持。直到孔子提出“仁”后,人敬畏天就不是单纯的恐惧了,而是在内心深处知道上天会根据你的行为,来裁定你是不是符合天命的庇佑。这样人就会发自内心的按照大家都认同的天理来行动,自觉的遵循周礼制定下来的社会秩序。

《论语》当中,“仁”出现的次数很多,后人只要谈到《论语》或孔子,“仁”就会作为孔子原创性的思想,代表着孔子对的中国文明的最大贡献。

说完了孔子的第一个贡献“仁”,自然就会谈到其第二个贡献“儒”。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孔子其实是很鄙视他那个时代的儒生的。要特别说明一下,在此之前的儒生本来是祭祀中的一个职业,远没有宋、明时期的显赫地位。想想看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怎么可能都是治国精英?不乏有很多人就是来学一门谋生手艺的,大到国家庆典,小到婚丧嫁娶。进可以从政,退可以做个管家。可见儒生的就业前景是很宽广的。但是孔子很鄙视这群人,在他看来这帮人只晓得“礼”的外在规则,并没有内在的自觉。

孔子想要培养的儒生是有标准的,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君子用心谋求大道而不费心思去谋求衣食。你亲自去耕田种地,会让人失去进取心;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君子只为大道的存废而担忧,不担忧贫穷。” 小人关心的是利益,谋求的只是温饱;而君子所追求的,不能仅仅是靠周礼混口饭吃,生活贫困点不要紧,重要的是内心要有更高的道德理想追求。周礼这套烦琐复杂的礼仪,不是多余的修饰品,也不是故作风雅的招牌。

这就是礼的核心意义,用《礼记》原文来说,就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可见礼的背后蕴含着仁的价值。作为有追求的儒生,就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礼,来实现仁这个理想。有了这样的区分,孔子所要教育的儒生就从先秦管礼仪的一个职业里面分离出来,慢慢形成了一个思想流派。

孔子之后的儒生,接替了巫师的使命,成了天命的解释者。这样儒生要实现的道德理想的权利,就是天赋予他们的。仁和礼,就是天命在人间的体现。儒生要通过实践礼来实现仁。经过这么一转化,天命就不是一个神秘的、只能靠占卜来猜测的东西,而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知道的理念,因为它和人在道德上是相通的。儒生就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士志于道,是天命的承担者

孔子作为百代君子,长途跋涉,把自己伟大的学说变成长长的脚印,深深的印在后来人的心中。如果说秦始皇在领土上统一六国让中国成为中国,那么孔子就是在思想上让中

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社会的本质

“社会”的本质,只是“人的行为”及其互动的集合! 原创 Reckey 雷奇小屋 2023年10月10日 00:00 北京 (以下图略) 今天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Heinrich Edler von Mises,1881年9月29日-1973年10月10日)...

胡春华的人生轨迹

战略十年 2024-06-23 14:03 浙江 (以下图略 ) 胡春华,1963年4月生于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马岩墩村。1979年夏,年仅16岁的胡春华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成为五峰县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1983年,胡春华被评为应届优秀毕业...

陈道明坦言:人生走到最后,子女和老伴都不是最亲的……

来源:微笑人生 我来人间一趟,王雨缦 网上有段话这样说: 内心深处,我还是16岁那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多希望有人把我揽在怀里。 但爸妈老了,孩子大了,爱人也冷了。从此不会再有人抱我,直到死去也没有了。 一席话说出不少中老年人的心声。父母再疼爱我们,也在一天天变老,终将离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