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人工智能 2023-02-28 23:32 发表于加拿大
我国货币总额已达到273.81万亿 美国货币总额折合RMB143万亿 欧元区货币总额折合RMB110万亿 日本货币总额折合人民币61万亿
中国货币总额竟是美国两倍?比美国欧盟加起来还多……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社会财富总量比我们多的多,第二经济体的广义货币却比其多一倍,无论懂不懂经济学都能看出这不正常,通胀会像黑洞般吞噬未来发展潜力。 2023年1月M2又暴增12.6%,三年来M2净增100万亿,是GDP两倍多。 印钞机以往轰鸣后都会给股市楼市带来一轮火爆,也导致了我国房地产规模总和是美国两倍。如今进出口萎缩,产业转移,内需不振,国民信心不足下一月份新增的4.93万亿银贷又有4.68万亿进入楼市,城投和企业中长贷,房贷增加了2572亿,科创与普微只有2500亿。 靠钢筋水泥真的能实现国富民强? 2022年,我国广义货币发行量M2达到2,66万亿元,是同期GDP的近2.2倍,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过了美国+欧洲,甚至接近美日欧的总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有人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是统计口径不同;第二是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创造货币。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让我们俩分析一下! 首先来谈一谈M2的统计口径。 中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总和,可以用央行发行的现金总额减去银行机构的库存现金推导出来。 M1:狭义货币,是人们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资产,包括现金以及商业体系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因此,M1=M0+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指的是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在M1的基础上加上准货币。 准货币包括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保证金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等。 这是最通常用的指标。 M3: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这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而增设的,在M2的基础上加上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 有些国家还有M4,在M3的基础上加上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金融工具。 美国M2与中国最大的不同是,把10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剔除,放在了M3里面。 自从2006年以后,美联储不再公布M3数据,所以无法直接比较中美同口径下的M2的大小。 但是可以倒推! 2020年12月底,中国M2突破33万美元,而美国同期数据为19.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定期存款在M2中占比17.4%,为38.4万亿元人民币。 假设这部分全部属于大额定期存款,从M2中剔除,那么中国的M2将降至27.6万亿美元,比美国多8.5万亿美元。 按当年6.45的平均汇率,近55万亿人民币的差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