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全职太太潘金莲


来源/重要的是观念 曾经,一位网友的独特观点吸引了很多人: 武大郎可以养活一个尤物级的女人,而且他的房子还是楼上楼下复式结构的,根本不是现在高层楼房这种鸽子窝,并且那地方也不偏,应该属于县城CBD(中心商务区)地区,因为旁边就是王婆开的咖啡馆。可见,当时武大郎靠卖烧饼过的生活是相当不错的!武松回来的时候,潘金莲还可以摆下丰盛的酒菜,色诱武松…… 看过《水浒传》的网友,相信很多人对武大郎住宅的印象尤为深刻:武大郎家住阳谷县紫石街,临街楼房,至少两层,居住面积应该在200平米以上。 武大郎先生在宋朝的生活到底过得怎么样? 事实上,武大郎就是一个残疾人个体户,靠每天卖点炊饼,都能住上独门独院的复式小楼,尤其令人羡慕的是,还可以养着一个漂亮得一塌糊涂的、不要上班的老婆潘金莲。 除此之外,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还是个全职太太,光凭这两个条件,就能跟当下中国高级白领有一比,更别提武大郎的幸福指数有多高了。 武大郎,虽然其貌不扬,但人家的住房条件比咱现代的大多数人好多了。 武大郎家的客厅相当宽敞,后面还有个面积不小的工作室(做炊饼)。后来潘金莲看上了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挖空心思想把他弄到自家来住,为此还收拾出了一间不小的卧室,怎么看至少也有20个平米。 武大郎家的这栋小楼,和其他人家连在一起,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连体别墅。 更厉害的是,人家这小楼还临街,一楼完全可以作为店铺使用,二楼住人,是典型的商住两用连体别墅,商业价值很高,王婆不就是利用自家一楼做生意吗? 武大郎家的这座小洋楼,建筑面积至少也有200平米,还配有一个小院子。 那个年代应该没有按揭贷款一说,应该可以确定是全款付清的,要是出租的话,租金绝对不低! 如此看来,传说中积贫积弱的宋朝社会应该是很富裕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搞得不错,房价不是很高,穷人也买得起房子。 有了如此高档的住宅,要是搁在今天,会有姑娘哭着闹着要嫁给武大郎呢。文学虽高于生活,但来自生活 ,文学作品总是会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某些现实。 千年之后的今天,一些网友之所以还羡慕武大郎,可能是觉得他当时的生活太幸福了,这些网友的焦虑与窘迫可见一斑。 人们羡慕武大郎的背后,更多的是羡慕宋朝普通人幸福和安定的生活,羡慕武大郎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宋朝无疑是一个非常富裕的社会,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争议,《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城市的繁华程度,与现代社会相比也不落后。 宋代官方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也做的比较好,主要表现在医疗救济、养老救济、丧葬救济等等方面。 元符元年(1098年),宋朝官方颁布的《居养法》规定:对鳏寡老人、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月给米豆、病者药之、死者葬之,一切免费。并且还设立不同的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如居养院,收容乞丐之处;安济坊,有疾治病之所;漏泽园,死后安葬之地。死后,官方还负责聘请僧人为死者超度亡灵。 据统计,当时全国每年所需费用约五百万贯左右,全由中央财政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的权臣蔡京对此有很大贡献,当时他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安济坊,由中央财政拨款,面向全社会开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宋朝不仅穷人的福利有保障,同时也是一个文人辈出和文人幸福的时代。 君不见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试问哪朝哪代的文人有这等身份和地位? 庙堂之上,包拯唾沫横飞,仁宗皇帝不得不以绢拭脸,而老包却只当不见,仍然在慷慨陈词;江湖之上,范仲淹妙笔生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活得最滋润的朝代,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的朝代。 与宋朝人生活相比,让人想起一位现代“北漂”网友在日记中所记载的生活: 他说他在北京打拼十余年来,没有去过一次剧院,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没有听过一场音乐会,没有游过一次公园……是没有钱吗?不是。是没有时间吗?也不全是。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心情!一想着房子每月上万还贷 、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费用、工作上的巨大压力、还有不敢生病……你说,我有心情买一张票,坐到辉煌的大厅里,去听高雅的交响乐吗? 真是不比不知道,两厢一对比吓一跳,因此,才有网友向武大郎先生致以最深沉的敬意!

假如生活在武大郎时代,我想必会为他撰写一篇长长的唁文,并亲自在追悼会上诵读,除了向这位身残志坚的“劳动模范”表达敬意以外,还要高声告诉武大郎先生:请您在九泉之下不要再感叹自己的人生命运,千年过后的今人,还有很多人非常羡慕您当时的生活...住着连体别墅,可以养活全职太太潘金莲!

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社会的本质

“社会”的本质,只是“人的行为”及其互动的集合! 原创 Reckey 雷奇小屋 2023年10月10日 00:00 北京 (以下图略) 今天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Heinrich Edler von Mises,1881年9月29日-1973年10月10日)...

胡春华的人生轨迹

战略十年 2024-06-23 14:03 浙江 (以下图略 ) 胡春华,1963年4月生于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马岩墩村。1979年夏,年仅16岁的胡春华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成为五峰县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1983年,胡春华被评为应届优秀毕业...

陈道明坦言:人生走到最后,子女和老伴都不是最亲的……

来源:微笑人生 我来人间一趟,王雨缦 网上有段话这样说: 内心深处,我还是16岁那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多希望有人把我揽在怀里。 但爸妈老了,孩子大了,爱人也冷了。从此不会再有人抱我,直到死去也没有了。 一席话说出不少中老年人的心声。父母再疼爱我们,也在一天天变老,终将离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