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川的大视野 李川大视野 2024-01-23 15:25 发表于江苏
文 | 李川
中国经济,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
这个事,我的朋友圈里有点分裂,私下的议论和权威媒体的数据,差异很大。
简单说说。
1
私下的议论,不少人忧心忡忡,他们看到的是A股节节走低,市场情绪悲观,找工作也难。
权威的数据,则是稳中向好,偏乐观。GDP、可支配收入、外贸,等等都是增长的,甚至于超过预期。
而且老百姓的信心也很足,也很乐观。否则会有那么多人去哈尔滨旅游,去搞元旦跨年?
为什么有这么强的分裂,到底谁对谁错?
我个人的看法是,都对,也都不对。立场不同、视野不同、掌握的数据、听闻的信息不同,都会带来认知上的差异。不必强求认同。
今天,我从自己,一个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感受出发,结合刚刚过去的元旦,聊几个生活细节上的见闻吧。
真实的生活感受,可能比那些冷冰冰的宏观数据,更有体温,更能触摸到真相的一角。
下面的事例,往好了说,是一叶知秋,管中窥豹。看不上,你也可以说是坐井观天,夏虫不可以语冰。
2
先说乐观的。
最近国家公布的各项数据,GDP、就业率、外贸,等等,情况如何?总体一句话,稳中向好,很稳,解读出来也是很乐观。
许多人质疑这个数据不真实。要是上某些社交平台看看,那打趣的、泼冷水的很多。因为他们普遍感觉跟自己的生活体验不符合。
过去一年,收入没涨,奖金没发,怎么就GDP涨了5个多点?身边大学生都在吐槽工作难找,怎么就业率还是没有多大波动?
得出的结论是:统计局就是个笑话,那些数据都是假的。
我个人对这种观点是不认同的。以我的接触,目前中国的各项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性非常高。
从我这个业余的旁观者来看,我的感触是:统计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口径、指标的构成、统计的方法,都会影响结果,而且有一定的滞后性。
当前的统计数据,可能偏硬,很多占比较大的,可能是因为拉动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基建一类,和老百姓最直接的接触不多,所以感触不到而已。
我个人感觉到很分裂的一点是:虽然网上普遍吐槽,唱衰的不断,但是身边旅游的、消费的,其实并没有见少。
尤其是旅游,今年五一、十一、元旦,以及周末我都出游了安徽、江苏、上海等等。景区依然是人山人海,酒店依然是火爆,高速也堵车。
照道理如果消费萎靡不振,那五星级酒店会降价促销的,但我基本没见到。
身边有几个做外贸的朋友,他们的反映是,部分外贸企业日子确实难过,但其他的还是很正常,订单涨涨跌跌的都有。
生意难做、外贸难做、钱难挣,几乎每一年都有人叫。但叫着叫着,有些小老板跑了,还有不少也换了特斯拉、理想开起来了啊。
3
再说偏悲观的。
包括我自己在内,普遍的反应是三个。
一是楼市不振,房价在走低。
理性上大家都知道房价大跌,对经济不太好。但是情感上都恨不得打个五折。
以最近一年的观察,我们这的房价大概打了八折。前些天,我甚至惊讶地发现我家隔壁邻居竟然“断供”了。
照目前的普遍的心理期望来看,房价可能还会萎靡一段时间。房地产也算是实体经济,上下游企业那么多,房子不好卖,地不好卖,财政收入也会大受影响,最后谁来给民生项目买单?
二是年轻大学生找工作难,工资不高。
这几年我有不少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实事求是地说,难度比十几年前我找工作那会难了不少。
在南京、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一个211大学文科毕业生,工资也就五六千,扣掉房租之后,也就混个肚皮圆了。理工科稍微好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绝对不是他们个人不努力的原因。而是专业结构性的、社会需求变动的困难。照目前来看,找工作难,还会持续不少时间。
三是双减效果在衰减,能不能持续下去?
双减有两年了吧?刚开始挺雷厉风行的,课外补习班、内卷,狠狠打击了一把。但是以我最近一年的感触,最起码在我家孩子身上,学习的压力是有增无减的。
我最不满的有两点:一是课间不准出教室玩,二是课后延时班异化成考试、上课了。据说有的的城市执行很到位,学生压力大减。但在我这,我没看到,很绝望。也不知道双减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不了了之。
4
最后,还有一个部分人不满的,那就是A股。
开年之后,股市连连下跌。3000点保卫战打完,又是2900点、2800点,现在都沦落到要打2700点了。
有不少悲观的论调,认为中国A股“风景这边独好”,将长期陷于熊市。
我倒是偏向乐观的。我觉得当前的股市,显然是严重偏离了基本面的,中国长期看好的形势还在,基本数据在,企业行业的经营情况也没有大波动,怎么会这样一路下跌呢?
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一股强烈的宣泄性的情绪在,也不排除一些国际投资大鳄在通过做空盈利。
实事求是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完善、不规矩的地方太多,资本只要能赢利,它才不管你是偏不偏离基本面,会不会把你大好稳定的发展形势给搅乱了呢。
说过一点,可能在许多做空者的心里,抱着的都是浑水好摸鱼的心态。
这种情况下,受伤的是一些最普通的投资者。心态容易波动,本小又经不起折腾,最后严重影响生活,影响对真实经济情况的判断。
外来的资本,可以干完就跑。我们生长于斯的,不要坐歪了屁股,绝对不能有“做空自己的国家”的心态。
还是要有自己的定力!我是坚持看好的。当下之际,最重要的就是稳住信心,逐步一点点汇集积极面的力量。许多时候,网上的言论,是被极少数人放大的,真实的基本盘懒得说,不屑于去争。几年之后回过头看,可能都是一笑而过。
觉得风高浪急,时机不好,那就耐心等等,练练内功,守先待后。觉得大有可为,那就琢磨着哪里能干点事,去试试。如果只会坐在那里发牢骚,不去想,不去做,最后于事无补,坑的还是自己。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问下大家收入情况,涨了,降了?欢迎留言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名片,点下即可关注,观察生活,坐言起行。也欢迎大家加川哥私人微信交流(微信号:xgbaba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