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鱼慢品生活 青鱼慢品生活 2023-12-26 17:16 发表于广东
关注我,一起慢成长
大家好,我是解锁自由职业的青鱼。生活是好玩的,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慢品生活。
第一次听到王阳明的名字,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上。
读到那句著名的言论:“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这原本是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指引我们面对个人成长中的一切难题。
然而,阳明先生倡导的唯心论,似乎和我们当时所学的唯物论相左。年少时的我不假思索,便觉得他这个人连同他的思想都不可信。
后来,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才发现王阳明这个人十分了不得。
十八岁时,王阳明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在自家院子“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毫无所获,还因此大病一场。这段故事让我忍俊不禁,多么可爱又执着的一个人。
在尔虞吾诈的官场,凭借智慧和勇气,王阳明不仅平步青云,还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平定了宸濠之乱,展现出卓越非凡的军事才能。
今天,重新学习阳明心学,又有了新的收获,和大家一起领悟哲人智慧。
阳明先生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意思是天下之事,只要立志,就能成事。立志做圣贤,你便会成为圣贤之人;如若终日毫无目标,日复一日,岂不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迷失了自己。
当年曾国藩多次科举落榜,进入官场一路不顺。后来,他立志做圣贤,闭门思过,沉淀修炼,最终成为晚清第一圣贤之人。
所以,只要找到方向,不怕慢,就怕站。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深耕自己,就没有到不了的目的的。
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一文中,王阳明提到学贵专、学贵精、学贵正,我们来一一解读。
学贵专
专注才能卓越。因为专注可以让人们进入心流状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首先,要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安静、整洁、不受打扰。我在备考对外汉教教师资格证时,最后一周闭关备考,专注复习,最后取得了好的成绩。
其次,要制定计划和目标。规定每天复习的内容,专研现代汉语的发展,画图标出每个音调的发音位置,从听、说、写各方面不断练习,掌控讲课时间。
最后,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疲劳战术。番茄钟是不错方式,专注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我会利用5分钟的时间练习瑜伽,倒立,喝水,拉伸。
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作为一个从未接触对外汉语知识的门外汉,居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还总结出一套高效应试经验发布在网上。很多学员读后都说非常受益。
能够把自己专注学习的方式介绍给他人,而且帮忙他人。我相信这也一种福报。
学贵精
学习写作三年,自己一直在精进这项能力。
先完成,再完美。文章不怕错,只怕一直停原地,不愿改进,自我贬低,自我消耗。
我通过大量阅读,增加文化沉淀,提高知识体系的关联能力;打磨写作技艺,从字词句篇着手,不敢丝毫懈怠。每一篇写出的文章书评,都要反复修改,诵读,直到满意为止。
约翰·贝曼说:“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
在写作中,梳理自己的内心,对着电脑上的空白页面敲出内心流淌的文字,直至最后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磨推敲完毕。
波伏娃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删减、放大、纠正、撕碎、重新开始、思考、做出决定的过程。”
就这样,边读边思考边写作,思想与行动实现了知行合一。而自己也在记录着每一天的突破和成长。
学贵正
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学习方法,也要明确学习目的。
《红楼梦》中的贾政认为学习是为了光耀门楣,而他的儿子贾宝玉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宝玉眼中,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在学习中,宝玉强调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所以,心是一切的源泉,只有心正了,一切都正了,努力的方向自然就正确了。
当我们在学习中,放弃一些功利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不和别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时,就不会陷入内耗,把心力分散到无益的事情上。
阳明先生云:“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意思是已经立志做君子,就应该日日勤勉,发奋学习。但凡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皆因没有确定自己的志向,做不到一心一意地专注努力。
“三人行,必有吾师。”虚心留意周围人身上可以学习的长处,清楚自己的短处,默默努力。这是一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强大力量。
努力做一个和乐平易,表里如一,励志笃行,有所作为的人,我们自身的能量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光而来。
找到自身的优势,立志、立学、立言。
我们也可以成为向阳明先生一样的智者,温暖自己的同时,照亮他人。
点个【在看】人生漫漫,我们要发光发热呀!
作者介绍:
青鱼,笑薇新知识博主合伙人,40+宝妈,自由职业,36岁裸辞,用学习和行动对抗焦虑,用文字抚慰心灵。
多平台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曾上稿樊登非凡精读、笑薇读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省刊中华文学、智读汇书苑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