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巧巧小 小巧派 2023-12-23 07:35 发表于北京
与任何人建立良好关系,最基本的策略都是一样的——找到共同点。
我们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一例外都是从认同开始的。
认同最基本的就是找到“同类”,找到与自己相似的那一类人。
这符合我们生物学上的天性,我们天生就倾向于与同类打交道,因为大脑会认为这样安全性更高,沟通效率也更高。
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推开一扇门,门后面站着100个人。
其中99个人都穿着正装,只有1个人和你穿得很相似。
这个时候,你第一个反应会是走向那唯一一个和你“同类”的人打招呼,对吧?
而不是随机找一个穿西服的人打招呼。
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明白这个,你就明白了与不同人打交道的策略。
对于地位较高的人来说,当他们遇到比自己低一级的“同类”的时候,会有一种“这就是年轻时的我”的感觉。
这时,他们会特别乐意去帮助、栽培这样的人,就像给自己重新玩了一局人生游戏一样有成就感。
历史上的许多帝王,也几乎都更宠爱那些与自己相似的儿子,因为这代表着自己的基因得到完整传承。
当然,政治素养高的帝王也有克服本能偏爱的,比如朱棣就把帝位传给了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朱高炽。
所以与权贵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识别清楚对方到底是什么类型的。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较高的自尊,这时你就要表现出与他们相似的傲气。
因为高傲的人最看不上唯唯诺诺的奴才,只有发现你也是条汉子、也敢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才会由衷认可你。
但是如果对方是谨慎内敛型的,你就要表现出稳重老成的一面,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你可以托付大事。
当然,如果不了解对方,就要灵活变通,在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措辞,从对方的反应中感知他的内心真实想法。
你想让对方多说话,自己就要用沉默来引出对方的言语;你想让对方激动抬高声调表达想法,自己就要先收敛低调;你想让对方说出更多隐私或见解,自己就要先表现出让步来换取对方的信任。
只有这样适当利用交换原则,给对方一定回报,对方才会开口把真实想法全盘托出。
因为每个人首先都是为了自己的情绪而活的。
所以交流的时候,准确判断对方的情绪趋势,使自己的言语触动他的情绪,对方就会听命于你、采纳你的意见。
正如抱起干柴扔向火堆,最干的那根木柴先着火;倒水在地上,最干燥的土地先积水。
事物之间的共鸣规律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不例外。
搞好人际关系的策略,无一例外都是找到“同类”,亦即找到共鸣点。
有了共鸣,自然会聚在一起。
现实生活中,许多朋友也总是抱怨与别人关系处理不来,实则就是没有找到这份共鸣。
比如,恋人间分分合合,就是因为最初的爱情巅峰过去,找不到新的共鸣点,痛苦大于快乐,最终只能分手收场。
但是如果我们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贴他们的感受,双方就达成了一种无形的协议——我照顾你的情绪,你来照顾我的情绪。
人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享受公平的交换。
这样做多了,对方也会在背后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而不是诬陷攻击。
要开展任何一段关系,不论业务伙伴还是知心朋友,策略都是一样的——找到共鸣点。
这就是能与任何人搞好关系的老生常谈,但却最有效的法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