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精致穷」逐渐成为这届年轻人的主流生活方式。
关于「精致穷」,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

说到“精致穷”的生活方式,最近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30岁的女人,没有存款,每天还过着“精致穷”的生活,生活不将就,甚至还对爱情保留着天真浪漫的观念想法。

但是“穷精致”就不一样了,虽然听起来和“精致穷”很接近,但却是完全两个概念:
精致穷可以说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內节衣缩食的满足自己的精致,而穷精致却是在自身经济能力完全不够的情况下,通过借贷或超前消费等行为,来满足自己所认为的精致。

还记得去年《奇葩说》第六季里就曾讨论过“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精致穷”这个辩题,而网友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很两极。
有人觉得年轻就是要好好享受青春,存款少点没关系;也有人觉得觉得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为未来做准备,宁愿生活质量差一点也要多存点钱为未来做准备。
现在的年轻人想要过得精致没有错,但是过于追求不贴切生活的精致,就不是很合适了。
就像詹青云所说的,有些人并不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买单,而是为了精致这个概念而买单。

当下年轻人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把超前消费这个词想的太过于简单了。
而且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一点,就是:想要精致≠穷。
追求精致并不会让人变穷,但是无节制的打着扣精致的幌子超前消费,会让你变穷。
买买买那一瞬间感觉非常好,但危险的代价也随之而来。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已经那么苦了,我不过是花自己的钱,用这些东西来奖励下自己,让自己可以稍微不那么丧。
但其实真正的精致、过得好,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有多昂贵的包包,而是自己的内心有多丰盛。
追求精致本身不是错的,错的是被欲望所指使的精致。
想对正在看本文的每个人说,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你未来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为了这样的生活,你需要怎样分配自己的钱?
不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清醒的对待自己,这才是充满精致感的生活态度。
自己的钱? 不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清醒的对待自己,这才是充满精致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