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荷而醉 青荷闲潭 2024-01-27 21:21 发表于天津
【1】
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元:虞集《风入松》
译:报道先生回来了,在那烟雨蒙蒙,杏花飘飘的春日江南。
在虞集的这一句诗中,你遇到了人间最美的春色,那是江南的春天。
江南的雨,丝丝绵绵,柔柔长长,放眼望去,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诗意中,带着几分神秘,带着淡淡的思绪。
那如梦一般的杏花,粉红如霞,一树一树绽放在村落,在山林。微风吹起时又如雪一般飘落,和着悠远的笛声,那是江南的味道。
三个名词的叠加,呈现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让人如痴如醉。
【2】
山本无愁因雪白头,水本无忧因风起皱。
清:李文甫
译:青山从来也不会老,但却因为白雪覆盖而显得白了头,水本来不懂忧愁,但却因为风的吹拂起了波澜,看上去就像长了皱纹。
这一句出自清朝李文甫的对联“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这一句初读就想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山被雪覆盖,水因风起皱本是自然现象,何必如此多想呢?
又想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青山、流水而言,我自由自在,与世无争,无忧亦无愁,无悲亦无喜,又哪里惹上这些是是非非呢?
又想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青山与白雪相遇而风情无限,静水得遇清风而微微浪起,这些又何尝不是人间的美景呢?
所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皆是美好所在。
【3】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译:天空即将下雪,西湖的上空云雾缭绕,楼台与山峦,依稀明灭好似仙境一般。
这句描写的是冬日的西湖,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的四季美不胜收。
初春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初夏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盛夏时“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秋天时“湖光山色共争秋,一点尘埃无觅处。”
正所谓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东坡先生早就领悟到这一点,才选择这样一个下雪的日子出游。
【4】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清:查冬荣《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
译:我什么时候才能倚仗着你,一起去看一场南方的雪,到时候我和梅花一同被雪花染白了头。
尔:本义是指题目中的罗浮藤杖,是诗人的心爱之物。诗人想驻着它一起去南方看雪,在一片冰雪琉璃的世界中与冰清玉洁的梅花一同变成白色。
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世界万物都变成一片纯白,给我们营造一个宁静、澄澈的意境。
但如果把“尔”引申出来,作为“她”来理解,那么这一句表达的情感则更加美好,我和心上人一起在南方看雪,在片片雪花中一起白了头,多么浪漫,多么唯美!
【5】
寒灯纸上,梨花雨凉,我等风雪又一年。
译:寒夜的灯光照在纸上,梨花于窗前飘落有如雨下,我在风雪中又等待了一年。
寒夜寂寂,有人还在纸上奋笔疾书,点灯苦读,不知不觉间时光流走,梨花开了梨花又落,风雪来了风雪又走。
等待总是让人难熬,又带着几分忧伤,所以句中用了“寒”和“凉”两个字,给这份等待涂上了一抹伤感之色。
【6】
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遇春。
明·张四维《双烈记》
译:人们都说洛阳花开的时候繁花似锦,可我来的时候偏偏不是春天。
这一句表达的主题是“恨不逢时”,没有相遇在合适的时间,错过了美好的花期,表达深深的遗憾。
张四维是明代万历年继张居正之后的内阁首辅,在位一年的时间因父亲去世丁忧而后自行请辞,他是明代的风云人物,一生饱受争议,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洛阳的春天如锦缎一般,可惜我去的没有赶上春天,其实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