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即将启程前往欧洲,这是他担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出国访问,意义重大可想而知。
在欧洲期间,拜登将参加G7峰会、北约峰会,还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一场堪称历史性的会晤。显然,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极其重大的外交活动,因为协调对华立场,将是拜登此次欧洲之行所有会晤的一个主要议题。行前,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刊发文章,对他的此行做了简要阐述。我们可以从中感知拜登外交战略的倾向。“拜普会”的受关注度恐怕比G7峰会和北约峰会还高。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关心俄美关系会不会取得突破;另一方面是关心俄美互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或者换句话说,拜登会和普京怎么样谈中国呢?大有来头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非常直白地提出了“联俄制华”的建议。拜登会采纳多少呢?
1,拜登刊文强调“必须以实力地位领导世界”
拜登文章的标题是,“我的欧洲之行是为了团结民主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界,修复并加强盟友体系的内部团结,是拜登外交的主基调。在文章中,拜登将七国集团、北约盟国及欧盟领导人称为“最亲密的民主伙伴”,这首先是“党同”。接着,他将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中俄的有害活动”列为民主国家面临的三大挑战,这是“伐异”,跨大西亚联盟从来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威胁才能凝聚起来。然后,拜登简要列举了美国经济复苏的成绩,展现美国的强大与能力,提振盟友的信心。拜登还说,民主国家需要在全球升级各项基础设施,提供高标准的可以替代中国的方案。这显然是出于华盛顿和中国全球竞争的战略需要。
拜登说,他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上申明美国对“北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的坚定承诺,并确保联盟在每一个挑战面前都是强大的,包括对我们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等威胁”。拜登表示,在布鲁塞尔期间,他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会面,讨论美国和欧洲如何密切协调应对全球挑战。将“专注于确保市场民主国家,而不是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制定 21 世纪的贸易和技术规则。”这是文章第三次直接提到中国。文章中,拜登花了不小的篇幅谈及他即将与普京的会晤。他表示,自己将在会晤之前就与欧洲盟友协调立场(宽欧洲的心),“团结一致应对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的挑战。”接着他强调说,美国并不寻求与俄罗斯的冲突,而希望与俄罗斯在战略稳定和军备控制等问题上保持“稳定和可预测的”关系。
拜登表示,他将对包括干涉民主选举在内的侵犯美国主权的行为,施加“有意义”后果。他说,“普京总统知道我会毫不犹豫地回应未来的有害活动。当我们见面时,我将再次强调美国、欧洲和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捍卫人权和尊严的承诺。”客观而言,拜登对普京说的这些话很不客气,并没有顾及在会晤前往往需要营造相对友好的氛围,更像是先声夺人,从中不难体会出,美国及拜登个人对俄罗斯深深的成见和不尊重。
2,美国智库“联俄制华”的报告
美国实际的对俄政策,远非拜登这篇文章写出来的那么简单。这两年,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不断冒出“联俄制华”的声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与积累,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吉姆·汤森和安德里亚·肯德尔-泰勒最近发布了名为《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的研究报告,严肃地系统性地提出了“联俄制华”的战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应该警惕的报告。
报告以北极的大国博弈为切入点,认定中俄伙伴关系给美国利益和价值挂构成“最重大威胁”,美国应该做好准备并加以应对,同时为这种关系在更长时间里出现自然的裂痕制造隐患,“美国及其伙伴必须探索破坏俄中合作的机会”。
报告称,虽然中国与俄罗斯的观点越来越一致,但它们的利益并不相同,尤其是在北极地区。它们之间的差异为美国和欧洲提供了利用这些裂痕的机会,以限制中俄伙伴关系的深度。虽然美国寻求利用中俄关系的裂痕,但首要目标应该是与俄罗斯合作,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促进美俄之间紧张关系的缓和,并提出这样的见解,即对俄罗斯而言,与美国进行一些合作既是可能的,又比对北京日益加深的依赖更加可取。
这样,美国的政策可限制中俄伙伴关系的深度。报告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姆林宫的对抗和敌对行为可能会减少,这可能为美国决策者对俄罗斯的某些投资采取变通措施创造比较有利的条件。这种言论不太可能在短期内促使普京改变思维方式,但这些信息可能会在普京周围的人以及对普京做法的智慧寄予厚望的俄罗斯人中间引起怀疑,并最终带来未来领导人可能寻求制定一个更加中立路线的机会。
报告建议美国就所谓过度依赖中国带来的问题与俄罗斯进行公开和私下沟通,称美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们应该更加明确地指出俄罗斯与中国保持伙伴关系的弊端。
报告建议,从战术上讲,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可与俄罗斯谈判一些信任建立措施。这些努力不仅可以帮助避免危险的地缘政治竞争,而且还可为实现更广泛的俄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从而减轻莫斯科与北京结盟的紧迫性。报告还建议美国加强与亚洲盟友的接触,以帮助在太平洋地区增加对中国的压力。报告称,北约及其印度洋-亚洲伙伴可在太平洋和南海开展军事活动和演习,在中国自己的后院增加对它的军事压力,这一举动可能会使中国的部分注意力从北极转移到本国。
3,拜登会怎么和普京谈?
“破坏中俄合作”“在中俄之间制造裂痕”是上述这份报告赤裸裸的主题,其影响决不限于美国的北极战略,可谓处心积虑,布局深远。新美国安全中心是现在的美国亚洲事务主管、被称为“亚洲沙皇”的坎贝尔和差点成为现在美国的国防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联合创办,它的报告对拜登政府的影响不容小觑。
当然也不必夸大。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看能不能从拜登和普京的会晤中找到这份报告建议的影子。拜登会怎么和普京谈呢?现在莫斯科和华盛顿都很低调,降低外界对拜普会的期待。但大多人都认为,拜普会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俄美关系,这是两国都希望看到的。中美俄大三角,任何一方都在追求更大的主动性,这无可厚非。学界的主流看法是,美国即使想联俄制华,现在也做不到。别的不说,有一个莫斯科非常在意的东西,北京能给,华盛顿给不了,那就是尊重。这个尊重不能是装出来的,也不能是权宜之计。对俄制裁已经写进了美国的法律里,俄美的结构性矛盾不可能靠一两次领导人会晤就得以化解。但如果把这个命题放到更长远的视角去看,并非完全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当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超过美国时,届时不仅是中美俄,大概世界格局都会发生深刻的嬗变。我们需要提前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









